据统计,全球约70%的建筑工程存在超预算问题,平均超支幅度达28%(麦肯锡数据)。如何通过全过程造价管控,守住项目的“钱袋子”?
设计变更频繁:某商业综合体因业主中途修改外立面方案,成本增加1200万元;
材料价格波动:2021年钢材价格暴涨40%,导致大量项目亏损;
工程量清单漏项:传统手工算量误差率高达5%-8%。
BIM+5D造价:自动关联模型与成本数据,实时生成预算报告(案例:北京大兴机场通过BIM减少变更索赔1.2亿元);
AI价格预测:机器学习分析大宗材料价格趋势,指导采购时机;
区块链合约:深圳某项目使用智能合约自动结算,缩短审批周期30天。
阶段控制:投资决策阶段强化可行性研究,施工阶段推行“动态成本预警”;
人才升级:培养“既懂工程又懂数据分析”的复合型造价工程师。
造价管理不是“秋后算账”,而是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价值工程。数字化工具的应用,正让这一传统领域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