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承包工程额连续十年超2000亿美元,但在欧美高端市场占有率不足5%。如何突破技术壁垒、文化冲突,实现从“劳务输出”到“品牌输出”的跨越?
新兴市场:东南亚基建需求旺盛(如印尼雅万高铁),但存在政治风险(缅甸政变导致中资项目停工);
发达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环保标准严苛,需通过FIDIC条款合规。
本土化融合:中国交建在肯尼亚雇佣本地员工占比超60%,减少劳资纠纷;
技术输出:华为参与的波兰智慧城市项目,以5G+物联网方案击败欧洲对手;
金融创新:中信保提供“建营一体化”保险,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绿色基建:欧洲要求所有投标项目符合碳足迹评估;
数字化交付: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已强制要求承包商提供“数字孪生”模型。
海外市场是检验企业综合实力的试金石。中国建企需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通过技术、标准、服务构建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