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数据筑基 夯实数字底板与数据治理
发布时间:2025-08-06 16:20:52
  |  
阅读量:2
字号:
A+ A- A

数据是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的核心与灵魂。福建省厦门市、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地通过汇聚多部门、多来源的数据,构建覆盖现状、规划、管理等多维度的城市空间数字底板,实现了城市治理“一张图”。

一些城市强化数据治理,为构建高质量、标准化的CIM数据集奠定坚实基础,其中,广东省深圳市统一高精度数据格式标准,重庆市则基于国家科研成果持续开展数据治理,解决数据格式多样、兼容性差的难题。

夯实行业基础数据库

福建省厦门市汇聚多部门数据搭建城市空间数字底板。制定《CIM数据治理与建库技术规程》,明确数据接口标准,整合40余个部门数据形成“空间数字底板”,已汇聚全市建成区白模、480平方公里倾斜摄影实景模型、BIM(建筑信息模型)试点片区及轨道交通站点等38个建设项目BIM模型,涵盖现状数据、规划数据、管理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四大板块近700项数据,并构建人口、交通、公服、产业经济、环境资源五大类100多个指标和分析模型,为市区两级部门、指挥部、管委会等50余个部门提供空间信息服务,实现城市治理“一张图”管理。

福建省漳州市以灾普数据成果为基础建设全市CIM“一张图”。应用灾普房屋建筑调查数据成果,完成全市域152万栋建筑物白模数据建模,覆盖面积760平方公里,整合全市遥感影像图、电子地图、规划管控等数据,形成了覆盖全市的CIM全息“一张图”。该图全景式展现地上地下、现状与规划的全方位信息,多维呈现城市运行的时空动态。漳州市CIM平台拥有高效加载海量数据的能力,涵盖BIM模型、倾斜摄影模型数据、物联网传感数据等多源异构数据,为城市综合管理的多场景应用融合及跨行业业务协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中新天津生态城推动数据互联和资源共享。通过完善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体系,实现建设局、城市管理局、数据局等职能部门和平台公司之间数据互联和资源共享,已汇聚生态城自2008年开工以来的全部建设数据,包含公建类BIM模型26个、三维建筑模型房屋粗模约7000栋、精细模型约5400栋,共约815万平方米,以及约3380公里10大类三维管线模型,关联了工程建设项目、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地下管廊和地下管线等信息数据。

强化数据治理

广东省深圳市统一高精度数据格式标准。针对BIM数据格式多样、与CIM平台兼容难的问题,出台《深圳市既有重要建筑BIM建模工作方案》,编制《深圳市既有重要建筑建模交付技术指引》等系列标准。按照统一标准开展既有重要建筑、重点交通设施和水利设施等BIM建模工作,累计生产近1万个BIM模型。通过数据治理实现基础时空数据、政务数据、运营商数据、物联感知数据等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接入、融合、存储、管理、可视化与分析,数据集关联全市15万宗土地、65万栋建筑物信息、1313万套(间)房屋、2200万实有人口等数据。

重庆市持续开展CIM数据治理工作。基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升级重庆市CIM平台,开展地形模型、行政区模型、建筑模型、交通设施模型、市政设施模型、水系模型、植被模型、城市部件模型等城市三维模型标准化治理,累计完成超500平方公里、超5亿构件的数据治理,初步形成重庆CIM1—CIM5级CIM数据集。此外,开展数据分类分级,将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数据资源分为“政务数据、档案数据、普查数据、社会数据、运行数据”五大类,支撑道路建设、城市提升、防洪排涝、房地产市场预警等重点工作。